作者:赖玟橃博士 | 2024年9月29日
简介
路一般是一种提供地上与地下服务和设施的基础建设,其主要作为连接不同地点的交通通道,具有铺设平整或硬化的路面,以供车辆通行。道路可分为多种类型,例如高速公路、联邦道路及州属道路。道路的主要设计组成部分包括:车行道、中间隔离带、边缘带及路肩[1]。随着经济发展和新兴建设的不断推进,人口规模逐步扩大,对高效交通系统的需求也随之大幅提升。因此,为应对交通流量的增长与拥堵问题,道路升级与拓宽工程逐渐成为必要之举。然而,为了确保拓宽工作的有效性,道路拓宽设计必须进行周密的规划与多方面的考量。
道路拓宽设计与考量
- 数据研究与分析
任何道路拓宽项目在开展之前都应进行全面的数据收集与分析。因此,在进行任何设计前,设计人员必须掌握现有道路的竣工测量图以及地下公用设施布图。这些资料对设计初期至关重要,可帮助设计师预判道路拓宽是否会与现有设施发生冲突,以及是否需要搬迁。此外,还应扩展分析当前交通趋势、预计未来增长、交通高峰时段,以及构成交通流的车辆类型(如汽车、摩托车、巴士、卡车等)。公众参与也是关键一环,有助于收集意见与回应社会关切[3]。通过深入理解上述因素,设计人员才能有效制定符合现今与未来交通需求的合理拓宽方案。 - 用地征收
道路用地 (Right of Way,ROW) 是指为道路建设而征用的完整区域,包括车行道、公用设施及未来拓宽预留空间。在一些地区,尤其是城市区域,道路拓宽空间通常较为有限,受到现有建筑及高密度人口的制约。若有建筑物(如住宅)侵占道路用地范围,应由设计方与地方政府协调搬迁事宜。然而,涉及到公众敏感问题或历史保护对象的征地工作,往往更具挑战性。因此,为减少阻力、确保项目顺利推进,必须全面考量土地征收程序、法律规范与社区参与。 - 公用设施迁移
在进行道路拓宽之前,现有的地上地下公共设施(如水管、污水管、电缆、电信线、路灯等)可能需要迁移[3]。这要求多方公共设施单位(如水务公司、电力公司)之间建立高效协调机制,并依照项目所处地点与州属情况展开规划与设计。同时,需预留临时替代服务的安排,避免因迁移施工造成公共服务中断。 - 安全性考量
每一个涉及道路拓宽的项目,都必须以道路使用者安全为首要前提。为提升行人与车辆安全,设计中应合理设置行人道、斑马线、充足的照明、交通标志和路面标线。道路设计标准一般依据地区主管部门制定,马来西亚通常参照公共工工程局 (Jabatan Kerja Raya,JKR)的规范与指南。此外,在施工阶段,也必须考虑施工安全,如设定限速、设立交通绕道等措施,以保障工人及驾驶者的安全[3]。
- 数据研究与分析
总结
总的来说,道路拓宽工程在支持人口增长、推动经济发展和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然而,工程的成功实施依赖于科学严谨的设计原则与充分的考量,包括:数据分析、用地征收、公用设施迁移以及安全性设计。通过对上述关键要素的系统性考虑,道路拓宽项目将能够被更好地规划与实施,从而切实提升交通系统的整体效能与社区生活品质。
赖玟橃博士
首席执行人/ 创始人
IPM环球集团
参考文献:
[1] Malaysian Roads Tagging. (n.d.). Wiki. Retrieved on 29th September 2024 from https://wiki.openstreetmap.org/wiki/Malaysian_Roads_Tagging
[2] A Guide on Geometric Design of Roads (1989, September). Arahan Teknik (Jalan) 8/86.
[3] Bhatti, M. (2023, September 25). Upgradation of Urban Roads – Issues & Design Considerations. Retrieved on 29th September 2024 from https://www.linkedin.com/pulse/upgradation-urban-roads-issues-design-considerations-muhammad-bhatti/
**本中文译本仅供参考之用。如中文译本之文义与英文原文有歧义,概以英文原文为准。